「那是最好的時代,也是最壞的時代」出自雙城記,相當適合用來描述當時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劇烈社會變動,他呈現的是一個渾沌未明的景況;而一個世代的形成絕對不是偶然,必定有一個過程存在,每個世代的人都會提出對於自己所屬的世代看法,覺得自己處在最好的時代,又或者是最壞的時代,不論看法如何,時間沒有停下他的腳步,加速的建設以及網路的擴張,進一步對於整體全球的影響還是個未知數,我們會徬徨、不理解這個世界的搖擺不定,不禁要問「現在究竟是最好的時代?還是最壞的時代?」

    TEDxTaipei給了我一個更直接的觀點:「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,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,這是一個參與的年代。」不論時代的好壞,讓我們透過「參與」去影響,用18分鐘去訴說自己的故事和價值觀,用18分鐘去聆聽可能改變自己的故事。這次的TED讓我認識了許多人,或者說重新認識。

    28日早上,柯文哲醫師跟我們談論生死,用幽默的方式來談論這個很嚴肅的議題,提出:「什麼叫做死亡?怎樣才算是活著?」,這讓我想到存在主義中沙特所提到的「存在先於本質」,探討不是為什麼存在,而是為何存在;有心跳就等於活著?對我而言這是本質的活著,當你活著無法做出選擇或是無法做出改變時,這樣還算是活著嗎?柯醫師從作為醫生所要面臨選擇說起,如何對重症患者?如何面對生命薄弱的孩子?在面對這些無數的生死,讓他對於生命的態度很淡然,並且理解到人生是要去追尋人生的意義,透過一己之力去影響更多的人。人生只是個過程,終究要追尋著「生老病死」這個步驟,在這個階段中,如何存在才是最重要的,當理解到這些,就不會有人把死亡當作存活的最後目的。

    下午場次的吳明益作家,用憤怒感動了我,一開始他所使用的PPT實在很美,但這一切都不比他的文字精彩。他提到創世紀這張圖,手指觸碰就猶如神給人生命的那一刻,他提出,神給人,人給動物的看法,人憑什麼去當了神的腳色,而由這個點說到主辦單位訂的子題「和土地和解」,他卻不以為意。「人到底有什麼立場與土地和解呢?」我們連反省都習慣站在高處,大地沒有要跟我們和解,他沒有愛也沒有恨,突然我覺得,我們人好像就是個吵著要糖吃的小孩,無理取鬧的拿走了糖果,搶著要說對不起,搶著要和大地和解,這是一場悲傷的演講,在台下的我感受到他的憤怒。緊接著他用反思、反省的態度分析文學以及科學,一個作家大多是探討人性的複雜面,但有沒有可能,成為一個多元行動主義者,不只是作者,他開始改變用文學改變,追尋每隻蝴蝶的步伐,找尋人與蝴蝶的生命交疊:河川不只是為了人而活,蝴蝶也需要喝水,大自然的一切皆然如此。在這整整18分鐘的時間裡,不斷的讓我想到了吳晟的一首詩,這首詩帶給了我很多對於土地的感觸,就如同這天吳明益的18分鐘給予我的感受,我們獲得的遠遠比我們給予的還多。

吳晟 《土地從來不屬於》 節取片段

 

土地,從來不屬於

你,不屬於我,不屬於

任何人,只是暫時借用

供養生命所需

 

鳥,飛掠天空、借宿樹梢

魚,悠游海洋溪流,棲息水草

獸,覓食森林原野

散居山坡、丘陵、平原、海濱

每一片土地的子民

也都只是暫住者

 

土地,孕育豐饒多樣的

生命,綿延不息

任何經濟數字,沒有資格

估算多少價值與意義

 

土地,在大自然的懷抱中

上天的照拂下

從來不虧欠、不背棄

人們,為何一再換來

粗暴的傷害

 

土地,從來不屬於

任何人,任何世代

誰也沒有權力

剝奪下一代的未來

 

    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到這首詩的時候是在兩年前,那是一個午後,在討論著有關在地關懷和人們對於土地的破壞,第一次的接觸,完全被震幅,久久不能說出話來,對於土地我們能給予的太少,又或者說土地從來不用我們給予;沒想到半年後,因為再度面對土地、古蹟的問題,幸運的我在一次的提案中使用了這首詩跟大家分享,當下唸出這首詩的時候,聲音已經在抖,面對這個世界,我們真的很渺小,人類不過就只是這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小存在,如今因為聽到吳明益的演講再度想到這首詩,我還是無法輕鬆的控制自己的情緒。但我覺得這樣的自己這樣很好,至少在這個時間點裡,我還有對於這個世界還有自身的反省與自覺,也希望自己一直秉持著。

 

我想每位TED講者都值得這樣一句話:

「我現在已做的遠比我所做過的一切都美好;我將獲得的休息遠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。」TED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